我國南極考察隊暨“雪龍”號科考船在成功營救俄羅斯“紹卡利斯基院士”號科考船上52名乘客後,準備撤離時,所在地區浮冰範圍迅速擴大,造成“雪龍”號及船上101名人員被困。
  “雪龍”號受阻後,黨中央、國務院高度重視。習近平總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指示,要求有關方面協調配合,指導幫助他們脫困,確保人員安全。同時,李克強總理作出批示,希望科考隊沉著冷靜應對,積極穩妥設法突破海冰圍困。
  昨日上午,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關懷已經及時傳達到每一位科考隊員,全體隊員備受鼓舞,精神振奮。目前“雪龍”號全體人員和船隻安全。
  新華社記者昨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,目前“雪龍”號船上食品油料充裕,考察隊員狀態良好,正在等待突圍時機。
  據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曲探宙介紹,由於現場冰情複雜,預計“雪龍”號將主要依靠自身能力脫困。
  “如果出現極端情況,船隻面臨長期被困,那就把人接出來,讓船舶在冰區越冬。船上的燃料食品充足,支持下去不成問題。”曲探宙說,“但那種情況是百年不遇的,出現的可能性非常小。”
  中國第30次南極科考隊領隊劉順林介紹說,根據氣象預報,6日至7日有一個熱帶高壓將影響這片海域,有可能帶來“雪龍”號期盼的西風,將密集的浮冰吹得鬆散一些,給“雪龍”號的突圍打開一扇“窗口”,考察隊已經制定了多套突圍方案和應急預案。
  新聞背景
  2013年12月2日
  執行中國第30次南極科考任務的“雪龍”號抵達中國南極中山站外陸緣冰地帶。12月25日,“雪龍”號獲悉,載有74人的俄羅斯“紹卡利斯基院士”號科考船在600多海裡以外的南極迪維爾海被浮冰困住,急需救援。“雪龍”號立即展開救援行動,於27日挺進到距俄遇險船不到10海裡的地方,但厚達三四米的重重堅冰阻隔在中俄兩船之間。
  2014年1月2日
  “雪鷹”直升機從“雪龍”號起飛直抵“紹卡利斯基院士”號。等待疏散的乘客,以12人為一組迅速登機。隨後“雪鷹”升空,徑直飛到澳大利亞“南極光”號附近冰面著陸,再由小艇把乘客送至“南極光”號。如此往返6架次,終於使所有乘客安全脫險。
  然而“雪龍”號準備撤離浮冰區時,所在地區受強大氣旋影響,浮冰範圍迅速擴大。2日至3日期間,一座長約一公里的平頂大冰山更是堵住了“雪龍”號的撤離路線……
  【應對】
  國家海洋局成立應急小組
  為了使“雪龍”號早日擺脫困境,國家海洋局昨日成立了以局長劉賜貴為組長的脫困應急小組,24小時與“雪龍”號保持聯繫,及時分析研判冰情,研討應對措施。同時,“雪龍”號也在加強對海冰、冰山、潮汐變化等的監測工作,結合國內外發來的相關信息進行研判。
  【自救】
  昨晨嘗試通過浮冰未成功
  新華社記者看到,“雪龍”號船頭方向密集浮冰中有一座小冰山,其位置多日沒有改變。但3日在“雪龍”號右舷出現的一座平頂大冰山,昨日已漂移到船的右前方,逐漸遠去。而在“雪龍”號的右後方,一座更大的冰山正在緩慢靠近。
  “經過觀察,我們發現右舷的這片密集浮冰區好像一條‘冰流河’,河水中‘冰流湍急’,浮冰和冰山漂移速度很快”,“雪龍”號船長王建忠說,“‘雪龍’號好像在‘冰流河’的岸邊,只要穿過這條‘冰流河’,突破大約兩海裡最為厚重的浮冰帶,就能突圍出去。但何時過‘河’,時機選擇十分重要。”
  昨日上午,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發佈消息稱,“雪龍”號當日早晨嘗試通過浮冰,但是沒有成功。
  “雪龍”號正受困於南緯66度39分、東經144度25分的密集浮冰區,部分浮冰厚達3米至4米,距離最近的清水區約21公里。為保證船舶安全,“雪龍”號在浮冰中開闢了一條長約1公里的“破冰跑道”,等待天氣條件有利時一舉破冰突圍。據法制晚報
  銳觀察
  吉人自有天相
  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不變的良知。“雪龍”號救出了別人之後,自己被突變的天氣和海況困住,這是事先沒有預料到的。但在那種生死救援面前,也容不得想那麼多。“雪龍”號這一次的選擇,體現的是中國在國際道義上的一貫選擇。這些年來,我們在履行維和、反海盜、跨國災難救援、解決國際貧困等全球義務上,從來沒有斤斤計較過,這不是為了做給外人看,而是出於輕利重義的內在價值觀。我們都說吉人自有天相,衷心祝願人努力,天幫忙,“雪龍”號能夠早日脫困遠航。據央視
  相關新聞
  我國籌建第一艘極地考察破冰船
  “雪龍”號考察船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,也是中國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隻,由於主要承擔執行南極科考和物資補給運輸任務,因此破冰能力較弱,據透露,我國正在籌建第一艘極地考察破冰船,有望在2015年-2016年投入使用。據中廣
  本組稿件除署名外均據新華社  (原標題:明後天雪龍號有望脫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q36iqql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